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- 教学管理

教学管理

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(蓝盾网络安全特色班)

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(蓝盾网络安全特色班)本科人才培养方案
一、专业培养目标
本专业培养德、智、体、美全面发展,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,掌握计算机、网络与信息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、基本知识,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,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,以蓝盾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为校企合作单位,校企双方共同培养掌握现代计算机网络系统分析、设计和工程实践能力,掌握网络安全相关技术,能够担任企事业单位的网络安全维护和管理工作,能够承担网络信息安全产品的设计、集成、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。
二、专业培养规格
  1. 掌握马列主义,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,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,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,社会责任感;
  2. 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;
  3. 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,理解本学科的基本概念,知识结构,典型方法,建立数字化、算法、模块化与层次化等核心专业意识;
  4. 掌握计算学科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,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工程意识,并具备综合运用所掌握知识、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;
  5. 具有终身学习意识,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,获取相关信息,核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;
  6. 掌握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知识,具备信息与网络安全方面的规划、设计与实施的能力;
  7. 掌握网络攻防、网络操作系统安全、数据安全防范知识,具备计算机网络系统网络安全管理的能力;
  8. 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,具有创新意识,并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初步能力;
  9. 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,理解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伦理基本要求;
  10. 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,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。
三、所属学科和核心课程
1.所属学科
工学。
2.核心课程
C语言程序设计、数据结构、计算机网络技术、云计算应用技术、信息安全技术、路由交换技术、渗透测试基础、WEB安全技术、应用与数据安全。
四、修业年限与学位
修业年限:3~8年。
授予学位:工学学士。
五、课程设置、学时、学分及学期分配表
(一)课程设置、学时及学分分配表
课程类别 学分数 学时数/周数
理论 实践 理论 实践
通识课 公共必修课 31 8 488 190+2W
公共选修课 8 0 128 0
专业基础课 专业必修课 26 4 424 124
专业课 专业必修课 19 10 320 288
专业选修课 18 6 288 192
实践教学 专业实践课 0 27 0 32+26W
社会实践课 0 4 0 4W
合   计 102 59 1648 826+32W
毕业最低学分(学时)数
总计
161 2474+32W
(二)学时、学分及学期分配表
   学时、学分
 
学期
学分 学时 合计
必修课 选修课 小计 理论 实践 小计
第1学期 20 0 20 236 94+2W 330+2W  
第2学期 26 0 26 342 144 486  
第3学期 23 2 25 290 132+3W 422+3W  
第4学期 20 6 26 306 184+1W 490+1W  
第5学期 12 7 19 224 128+1W 352+1W  
第6学期 14 9 23 250 144+3W 394+3W  
第7学期 14 0 14 0 14W 14W  
第8学期 8 0 8 0 8W 8W  
合计 137 24 161 1648 826+32W 2474+32W  
毕业最低学分数
合计
161 2474+32W  
 
注:1.专业实践课包括专业课程设计、实务课和实训课等单列的实践课程、专业实习、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(设计);社会实践课包括社会调查、生产劳动、志愿服务、公益活动、科技发明、勤工助学和创新创业等社会实践活动。
2.W表示周。下同。
六、公司产品活动周数分配表
         周     项目
 
           数
学年、学期
教 学 活 动 周 数 分 配 合      计







军事教育 实践教学 毕业实习 毕业论文
(设计)
机    动
1 15 2 0.5 1.5 1*       19+1*
2 16 2     2*     1 19+2*
3 16 2     2*     1 19+2*
4 16 2           1 19
5 16 2           1 19
6 16 2     2*     1 19+2*
7         6+2* 6   7 19+2*
8             8 9 17
合  计 95 12 0.5 1.5 6+9* 6 8 23 150+9*
 
 
七、教学计划进程表
(一)通识课(共47学分。其中公共必修课39学分,公共选修课8学分)
课程性质 课程
代码
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
学期
考核方式 备注
总学时

周学时
公共基础课(必修) 8019111 军训与入学教育 2 2W   2W   1 考查  
8019112
8019115
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
基础+廉洁修身
4 60 54 6 4 1 考试  
802910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54 48 6 3 2 考试  
801911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
概论
3 54 48 6 3 3 考试  
802911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
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
5 90 64 26 4 4 考试  
8029105 形势与政策 2 36 36     1~6 考查  
7019376 老员工职业发展与就业
创业指导
2 38 22 16   3、6
0900033 老员工心理健康教育 2 32 20 12   1~2 考查  
0101101 大学英语Ⅰ 4 60 60   4 1 考试  
0101102 大学英语Ⅱ 4 64 64   4 2
0101105 专门用途英语Ⅰ 2 32 32   2 3 考试 根据专业情况可调整
0101106 专门用途英语Ⅱ 2 32 32   2 4
8029100 大学体育Ⅰ 1 30 2 28 2 1 考查  
8029104 大学体育Ⅱ 1 32 2 30 2 2 考查  
8029101 大学体育Ⅲ 1 32 2 30 2 3 考查  
8029102 大学体育Ⅳ 1 32 2 30 2 4 考查  
公共必修课学分(学时)合计 39 678+2W 488 190+2W        
公共选修课 8   需至少选修2个学分的美学艺术类课程和2个学分的创新创业类课程。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注:非英语专业二年级以后开设的英语课程应加强与专业的结合,具体课程设置应与外国语学院沟通后确定;《计算机应用基础》课程应根据各专业的实际需要,与suncitygroup太阳集团沟通后确定。
(二)专业基础课(共30学分)
课程性质 课程
代码
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
学期
考核
方式
备注






专业基础课(必修) 0609255 高等数学Ⅰ 4 60 60   4 1 考试  
0609256 高等数学Ⅱ 4 64 64   4 2 考试  
0609203 C语言程序设计 4 90 45 45 3/3 1 考试 ★实验
0609202 线性代数 3 48 48   3 2 考试  
0606507 计算机科学导论 1 30 15 15 1/1 1 考试  
0609212 离散数学 3 48 48   3 3 考试  
0601214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48 48   3 4 考试  
0609315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3 64 32 32 2/2 2 考试  
0609480 信息安全技术 2 32 32   2 2 考查
0601113 计算机网络技术 3 64 32 32 2/2 2 考试 ★实验
专业基础课学分(学时)合计 30 548 424 124        
 
注:1.某门课程上课周数少于整个学期上课周数的,周学时统一标识为*(*)。括号前指周课时数,括号内指上课周数。下同。
2.“/”前面表示理论学时,“/”后面表示实践学时。下同。
3.带“★”号的课程为核心课程。下同。
(三)专业课(共29学分)
课程性质 课程
代码
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
学期
考核
方式
备注






专业课(必修)